在支付行业中,非法人结算再次引起关注,支付公司似乎正在冒险行为。他们涉嫌引导个人用户套用资质入网,绕过了原本的合规和风险控制措施。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相关部门的一记响亮耳光。
曾经,由于风险问题,银行POS机几乎全部叫停了非法人结算入网,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停止了相关业务。因为合规和风险控制的考量,非法人结算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风险区域。然而,最近由于第三方POS机限制5机构和15户的规定,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非法人结算再度兴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突破目前的限制。
据了解,许多用户由于注册POS机数量过多,在办理新机器时会遇到超过5机构或者15户的报错。而走正规商户入网的路线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和真实的经营场所,这对于一些没有实体经营场所的个人来说是一个难题。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破解限制的方法,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走正规商户的方式。
因此,目前并不存在大量的非法人结算需求。相反,一些支付公司提供非法人结算申请入口,帮助并引导那些没有真实营业场所的个人套用资质进行入网,以逃避监管并破解超过5机构和15户的限制。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将面临央行的处罚甚至可能被取消支付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小编的了解,目前已知支付公司的非法人结算入网入口并不需要提供发起人和非法人结算人关系证明的材料,例如授权函和法人手持授权函的照片,或者相关合同。这种简化的非法人入网资料不仅存在帮助个人用户绕过资质要求的嫌疑,而且也意味着相关部门对于非同名账户关系的审核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收单机构对非同名账户关系进行审核。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存在大量的非法人结算资质被套用的情况,甚至入网资料被简化,目的只是为了让个人用户破解限制。然而,这也暴露了支付公司的风险。
除此之外,非法人结算还存在以下风险:
使用营业执照进行非法人结算将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可能会面临央行的处罚或支付牌照被取消。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可能会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可能会被税务部门查处或罚款。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可能会被合同对方起诉或索赔。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您不要使用营业执照进行非法人结算,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在支付行业中,合规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支付公司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业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支付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支付行业的良好秩序和用户权益。